“基孔肯雅”源自非洲土著语,意思是“疼到弯腰走路”——没错!这病最狠的就是让人关节剧痛,像被“拆骨重组”。它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,经伊蚊传播,以发热、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。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。 白纹伊蚊
埃及伊蚊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、南亚和东南亚地区,近年 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。
如何进行传播?
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,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给人类。即蚊子咬了正在生病的基孔肯雅热病人时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,然后在蚊子体内大量繁殖,当蚊子叮咬健康人时即可将病毒传染给健康人了。通常叮咬后3-7天发病。
感染后有哪些症状?
发热:突然起病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一般为该病最先出现的症状。
皮疹:80%的患者在发病后2-5天出现,出现的部位多为躯干、四肢的伸展侧、手掌和足底,伴有痒感。
关节疼痛:累及的部位多为手指、手腕、脚踝和趾关节等小关节及膝盖和肩部等大关节,疼痛多游走性,随运动加剧,晨间较重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,可能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。
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?
目前尚无可用的基孔肯雅热疫苗,也无特效药物治疗,防蚊灭蚊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根本措施 ! 户外旅游或生活,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,表露的皮肤喷洒或涂抹蚊虫驱避剂。 在居住区域内安装纱门纱窗等,睡觉使用蚊帐,房间内可使用蚊香、灭蚊拍、防蚊灯等装备进行驱蚊。 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怎么办? 如果出现发热、皮疹及关节剧痛等症状,特别是近期去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并被蚊子咬过,需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,并告知医生外出史。